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導讀學者與主題簡介



1. 林秀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比較文學、文學與藝術、現代主義

主題簡介:巴特、日本與符號帝國

研讀典籍:L’Empire des signes (1970) / Empire of Sign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2)

簡介:

接續他在《神話學》中揭穿西方流行文化基本運作的法則之後,在本書中,巴特更直接宣稱:日本並不存在。但巴特特別指出:在此所探討的日本,是他所想像出、用以扣連命題的日本,而非真正的日本。這個虛構的日本沒有和西方一樣腐敗的內在性:沒有所謂的靈魂、上帝、自我、形上學,什麼都沒有;只有空無。如果S/Z是巴特追求超越腐敗西方的渴望,《符號帝國》則提供了解決之道,對巴特而言,日本作為一個意義暫停的地方,就是一個測驗,挑戰他去思考非思(think the unthinkable)。此書結合了巴特於1966年旅遊日本時的愉快經驗以及對當地的敏銳觀察,但其中亦不乏東方主義式的論點。


2. 顧正萍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助理教授

學歷:法國巴黎第十二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文學理論

主題簡介: 巴特與視覺修辭學 (I)

研讀典籍:Rhetoric of the Image” (1964)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簡介:

在此篇文章裡,巴特揭露廣告為刺激購買慾望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他以一則義大利麵條的廣告為例,指出其背後所隱藏的三層不同符號訊息: 文字訊息(the linguistic message)、有碼的圖像訊息(the coded iconic message)及無碼的圖像訊息(the noncoded iconic message)。文字訊息是指商品品牌名稱的意義以及商品與品牌所引發的浪漫式想像如「義大利風(Italianicity)」。有碼的圖像訊息則是指廣告影像本身所暗示的訊息如新鮮、豐裕、平靜生活美學等等。最後,無碼的影像訊息則是廣告影像的表面意義。透過巴特精闢的剖析,讀者可認識到廣告是圖像符號與語言符號交織相輔相成的修辭作品。


3. Aaron Deveso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東英格蘭(East Anglia)大學文學與創作博士

研究專長:英美當代詩歌與小說、當代視覺文化

主題簡介: 巴特與戀人絮語

研讀典籍: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1977)

簡介:

如同書名《戀人絮語》所言,本書講述巴特對於戀人之間語彙的想法。此語言是靜默的(silent),且更應被視為戀人們如何面對、處理這段關係的思考過程。巴特將此過程定義為影像劇目(Image-repertoire)。亦即,在戀人心中,他/她自有一套面對此關係的現實。不論真實與否或是否外在於他/她內心的想法,此影像劇目就是戀人心中的現實,且纖細易碎。本書對於戀人之間的喁喁絮語不論是那些正沈浸於愛河之中或是正在期待開花結果的戀人們提供了相當精彩的分析。


4. 涂銘宏 淡江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文學批評理論、高等與大眾文學與文化、視覺文化與音樂研究

主題簡介: 巴特、音樂、與歌劇之「魅影」

研讀典籍:“Musica Pratica”以及 "The Grain of the Voice" (1970)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簡介:

在"Musica Practica"文章中,巴特劃分兩種音樂上的樂趣:一種為讓人聆聽(listen to)的音樂,產生俗世樂趣(mundane pleasure);另一種則為讓人嬉戲(play)的音樂,產生狂喜(jouissance)。這種劃分跟巴特在S/Z中界定的兩類文學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閱讀式(readerly)文本的意義趨於穩定,使讀者被動接受意義的開展;創作式(writerly)文本的意義充滿空隙,讀者不得不積極加入生產意義的勞動行為(collaboration)裡。巴特以聆聽(listening)及嬉戲(playing)來劃分音樂提供我們回應,或者說聯繫,音樂作品的方式。相較於僅僅是被動聆聽,嬉戲音樂作品的方式尤其是人為的(manual),也因此某種程度上感受性(sensual)更為強烈。


5. 陳儒修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南加大電影理論博士

研究專長: 電影理論、電影史、台灣電影、文化研究、流行文化、當代電影理論與導讀

主題簡介: 巴特與(後)結構符號學

研讀典籍:S/Z

簡介:

在《S/Z》中,巴特分析了巴爾札克的中篇小說《薩拉辛》(Sarrasine)。巴特穿梭於文本之中,解釋不同意義的符號如何在不同的段落與句子中出現。巴特此篇最大之貢獻在於提出後結構主義式的讀法,翻轉了既往結構主義符號與意義之間固定的對照關係。


6. 趙順良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 (大學學院) 歐洲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 比較藝術、比較詩學、幻奇美學與(視覺)修辭學

主題簡介: 巴特與視覺修辭學 (II)

研讀典籍:“Arcimboldo, or Magician and Rhétoriqueur” (1978)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簡介:

於此文章裡,巴特回歸到他古典文學的背景,以古典修辭裡的比喻技巧來閱讀義大利矯飾/巴洛克主義畫家Arcimboldo一系列的詭態頭像(composite heads)。巴特揚棄以線條來解析繪畫形式的傳統手法,而以處理詩歌語言的方式來詮釋Arcimboldo創造的詭態頭像,因為這些繪畫裡充滿了修辭技巧:譬如一只貝殼成了人耳,這是隱喻(metaphor);一個以不同魚類構成的人頭被命名為「水」,這是借喻(metonymy);而火焰變成了燃燒中的人頭則是寓言(allegory)等等。因此,在Barthes眼中,Arcimboldo成了善於創造驚奇語言的巴洛克詩人。巴特更進一步將Arcimboldo跟超現實主義畫家Max Ernst及René Magritte間建立聯繫,因此提供讀者一種解讀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方法。


7. 余君偉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中西比較文學、英國浪漫主義與歌式文學與藝術

主題簡介: 巴特與符號的想像 (暫訂)

研讀典籍:“The Imagination of the Sign” (1962) (A Barthes Reader)

簡介:

在本篇文章中,巴特完成了他對語言符號的初步研究。他特別指出語言符號的三個階段:不同符號的關係首先經語言辭彙解釋、再來是透過意識的種類加以區分、最後則是作為想像的核心以便產生象徵的意義。本篇文章,連同〈結構主義活動〉(“Structuralist Activity”)是回應雅克遜(Roman Jakobson)關於語言的種類以及失語症種類的研究。本篇文章更顯示出巴特在創造理論以及在語言科學發展中是否能得到驗證的關注。


8. 周英雄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退休榮譽教授/中華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現代文學、文學理論與愛爾蘭文學

主題簡介: 巴特與圖畫語言 (暫訂)

研讀典籍:“Is Painting a Language?” (1969)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簡介:

在本篇中,巴特提到「繪畫是一種語言嗎?」,而這個被討論已久的問題始終沒有定論。對巴特而言,符號學無法以任何一種方法進入藝術的殿堂、自然也無法建立一套系統加以討論。巴特甚至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其實已經是倫理學的問題,涉及一個創造個體(藝術家)以及人類普世性(社會本身)的問題。「圖畫和必須使用來閱讀圖畫本身的語言之間的關係為何?和用來書寫圖畫本身(畫評)等語言之間的關係為何?」都是巴特在本篇中試圖要闡釋與回答的問題。


9. 林建國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研究專長:文學理論、電影史和理論與精神分析

主題簡介: 巴特與電影

研讀典籍:“The Third Meaning” (1970) (A Barthes Reader)

簡介:

The Third Meaning” (1970) (A Barthes Reader)。在這篇文章中,巴特藉由俄國導演愛森斯坦(Eisenstein)的恐怖伊凡(Evan the Terrible一片中的劇照,來討論電影影像所可能蘊含的三層意義:資訊(informational)層面、象徵(symbolic)層面以及旨意(signifiance)層面。巴特的重點在於第二及第三層面的意義。第二(亦即象徵)層面是指涉、歷史與愛森斯坦式的象徵,來自於一般且共通的象徵語彙,其意義是具有意圖性的(intentional)。巴特把此層意義稱之為「明顯意義(the obvious meaning)」。相對於第二層面,第三層面則為「鈍化意義(the obtuse meaning)」,亦即意義失去清晰易辨的一面,因為此層面意義存在於理性文化與知識體系之外,漠視道德與美學的規範。


10. 許綺玲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學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

研究專長:跨藝術研究、圖像符號學、視覺理論、法國文化研究

主題簡介:巴特與攝影

研讀典籍:La Chambre claire (1980) / Camera Lucida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1) 第2章、第16章

簡介:

《明室.攝影札記》是巴特生前最後出版的作品,也是其最廣為人知的一本著作。在此書中,巴特探討了攝影的本質以及攝影對觀者的影響。相較於巴特其他討論攝影的理論文章,《明室.攝影札記》同時也是他悼亡母親的追憶之書。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開始論起,藉由其中的探討,巴特直接指出,攝影無法被化約為文字語言或純粹用其符號來理解。攝影不只作用於身體(用以觀看)同時也作用於心靈(對觀者造成心靈上的衝擊)。巴特亦在本書中提出兩個關於攝影以及觀看的重要概念:知面(studium)與刺點(punctum)。知面意指從政經文化或語言的角度來閱讀詮釋相片,但刺點則是一種私密行為,一種傷口,是指相片中一些觸(prick)人的細節,讓物件和觀者、客體與主體建立起直接聯繫。巴特的刺點觀念可算是進一步延伸他在1970年討論俄國導演愛森斯坦(Eisenstein)的電影時所提出的「第三意義(the third meaning)」的觀念(見以上林建國一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