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5月份研讀場次簡介

第一場次
時間:99年05月08日(六) 14:00~16: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FR322
導讀人:陳儒修
研讀主題:巴特與電影 (I)
導讀文章 :《S/Z》
(1970)
簡介:

在《S/Z》中,巴特分析了巴爾札克的中篇小說《薩拉辛》 (Sarrasine)。巴特穿梭於文本之中,解釋不同意義的符號如何在不同的段落與句子中出現。巴特此篇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後結構主義式的讀法,翻轉了既往結構主義符號與意義之間固定的對照關係,提出「閱讀式」(readerly)與「書寫式」(writerly)的文本。


第二場次
時間:99年05月21日(五) 14:00~16: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FR322
導讀人:趙順良
研讀主題:巴特與視覺修辭學 (II)
導讀文章:“Arcimboldo, or Magician and Rhétoriqueur” (1978)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簡介:
於此文章裡,巴特回歸到他古典文學的背景,以古典修辭裡的比喻技巧來閱讀義大利矯飾/巴洛克主義畫家Arcimboldo一系列的詭態頭像(composite heads)。巴特揚棄以線條來解析繪畫形式的傳統手法,而以處理詩歌語言的方式來詮釋Arcimboldo創造的詭態頭像,因為這些繪畫裡充滿了修辭技巧:譬如一只貝殼成了人耳,這是隱喻(metaphor);一個以不同魚類構成的人頭被命名為「水」,這是借喻(metonymy);而火焰變成了燃燒中的人頭則是寓言(allegory)等等。因此,在Barthes眼中,Arcimboldo成了善於創造驚奇語言的巴洛克詩人。巴特更進一步將Arcimboldo跟超現實主義畫家Max Ernst及René Magritte間建立聯繫,因此提供讀者一種解讀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方法。

第三場次 (取消)
原定時間:99年05月28日(五) 14:00~16:00

6、7月份研讀場次簡介

6月份第一場次
時間:99年06月11日(五)14:00~16: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FR322
導讀人:余君偉
研讀主題:The Author and the Sign
導讀文章: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968) (Image-Music-Text)
簡介:
在此篇著名的短文裡,巴特宣稱「作者已死亡」的概念,而巴特的出發點即在於,文本詮釋的權利是交付在讀者手中,而非完全被作者固定。巴特在此篇中,更是大膽地宣稱:「唯有作者的死亡,才能帶出讀者的新生」此篇文章可視為巴特從結構主義邁入後結構主義的分水嶺。

6月份第二場次
時間:99年06月25日(五)14:00~16: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FR322
導讀人:林建國
研讀主題:巴特與電影 (II)
導讀文章:"The Third Meaning" (1970) (Image-Music-Text)

簡介:
在這篇文章中,巴特藉由俄國導演愛森斯坦(Eisenstein)的《恐怖伊凡(Evan the Terrible)》一片中的劇照,來討論電影影像所可能蘊含的三層意義:資訊(informational)層面、象徵(symbolic)層面以及旨意(signifiance)層面。巴特的重點在於第二及第三層面的意義。第二(亦即象徵)層面是指涉、歷史與愛森斯坦式的象徵,來自於一般且共通的象徵語彙,其意義是具有意圖性的(intentional)。巴特把此層意義稱之為「明顯意義(the obvious meaning)」。相對於第二層面,第三層面則為「鈍化意義(the obtuse meaning)」,亦即意義失去清晰易辨的一面,因為此層面意義存在於理性文化與知識體系之外,漠視道德與美學的規範。



7月份場次
時間:99年07月02日(五)14:00~16: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FR322
導讀人:許綺玲
研讀主題:巴特與攝影
導讀文章:La Chambre claire (1980) / Camera Lucida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1)
簡介:
《明室.攝影札記》是巴特生前最後出版的作品,也是其最廣為人知的一本著作。在此書中,巴特探討了攝影的本質以及攝影對觀者的影響。相較於巴特其他討論攝影的理論文章,《明室.攝影札記》同時也是他悼亡母親的追憶之書。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開始論起,藉由其中的探討,巴特直接指出,攝影無法被化約為文字語言或純粹用其符號來理解。攝影不只作用於身體(用以觀看)同時也作用於心靈(對觀者造成心靈上的衝擊)。巴特亦在本書中提出兩個關於攝影以及觀看的重要概念:知面(studium)與刺點(punctum)。知面意指從政經文化或語言的角度來閱讀詮釋相片,但刺點則是一種私密行為,一種傷口,是指相片中一些觸(prick)人的細節,讓物件和觀者、客體與主體建立起直接聯繫。巴特的刺點觀念可算是進一步延伸他在1970年討論俄國導演愛森斯坦(Eisenstein)的電影時所提出的「第三意義(the third meaning)」的觀念(見以上林建國一項)。